跳到中央內容區塊

常見問答

  1.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
    依「客家委員會獎勵客語績優公教人員作業要點」,獎勵通過客語認證之全國公教人員,通過初級認證,嘉獎一次、中級認證,嘉獎二次、中高級認證,記功一次。
  2.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
    依「客家委員會獎勵客語績優公教人員作業要點」,獎勵通過客語認證之全國公教人員,通過初級認證,嘉獎一次、中級認證,嘉獎二次、中高級認證,記功一次。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每年辦理現職校長、教師及學生參加本土語言能力認證獎勵計畫,也核予通過本土語言能力認證之校長及教師敘獎、學生核發獎狀;補助參與認證考試之教師報名費;核予通過中高級認證之師生比率前3名之學校獎勵金,以鼓勵學校推廣本土語言教育。
  3.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
    【設籍桃園市民眾】
    本要點獎勵金核發基準如下:
    (一) 初級認證合格者:每名新臺幣一千元。
    (二) 中級認證合格者:每名新臺幣二千元。
    (三) 中高級認證合格者:每名新臺幣三千元。
  4. 新竹市文化局
    報名地址位於新竹市轄內且通過認證者,可於認證後持成績單或證書至客家事務科申請獎勵。
  5. 新竹縣政府
    獎勵對象:就讀於新竹縣縣立高中及國民中小學之學生。
    核發標準:
    (一) 通過初級認證考試者,每名核發新臺幣壹仟元整。
    (二) 通過中級認證考試者,每名核發新臺幣壹仟伍佰元整。
    (三) 通過中高級認證考試者,每名核發新臺幣貳仟元整。
    ※同一核發對象,不得重複領取同一級別獎學金。
  6. 新竹市東區區公所
    透過區公所團體報名,於認證後憑加蓋到考證明章之准考證,可獲報名費補助250元。
  7. 苗栗縣頭份市公所
    申請對象:連續一年以上設籍頭份市之19歲(含)以下就讀各級學校之學生
    獎勵金核發基準如下:
    (一) 通過初級考試認證者,每名核發新台幣一千元整。
    (二) 通過中級考試認證者,每名核發新台幣二千元整。
    (三) 通過中高級考試認證者,每名核發新台幣三千元整。

※僅供參考,各縣市最新獎勵措施依照各縣市公告辦法為準※

  1.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
    設籍於台中市之民眾。
    (一) 經初級認證合格者,每名核發新臺幣五百元。
    (二) 經中級認證合格者,每名核發新臺幣一千元。
    (三) 經中高級認證合格者,每名核發新臺幣二千元。
  2.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
    • 獎勵對象:
      設籍本縣之大學專科以下公私立學校(含公、私立幼兒園)學生,通過客家委員會辦理之各級客語能力認證考試者(不含在職專班生)。
    • 獎勵標準:
      通過幼幼認證、初級認證、中級認證及中高級認證考試者,依實施計畫頒發新台幣500元~3,000元不等之獎勵金及獎狀乙 紙;其他資格之縣民每名致贈客家特色紀念品一份。
  3. 南投縣國姓鄉公所
    • 獎勵對象:
      國姓鄉19歲(含)以下就讀各級學校學生
    • 獎勵標準:
      (一)通過幼幼客語闖通關者,每名核發新台幣一千元整。
      (二)通過初級考試認證者,每名核發新台幣一千元整。
      (三)通過中級考試認證者,每名核發新台幣五千元整。
      (四)通過中高級考試認證者,每名核發新台幣一萬元整。
      (五)通過認證者退還報名費

※僅供參考,各縣市最新獎勵措施依照各縣市公告辦法為準※

  1. 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客家事務科
    報名參加108年度客語能力認證時【通訊地址】欄位填報「臺南市」,並通過客語認證合格者【以客家委員會提供之名單為主】。
    依下列標準核發:
    (一)初級認證合格者:每名核發新臺幣500元(獎勵金或等值禮券)。
    (二)中級認證合格者:每名核發新臺幣1,000元(獎勵金或等值禮券)。
    (三)中高級認證合格者:每名核發新臺幣2,000元(獎勵金或等值禮券)。
  2.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
    依據客家委員會獎勵客語績優公教人員作業要點:通過客語初級認證,嘉獎一次、客語中級認證,嘉獎二次、客語中高級認證,記功一次。

※僅供參考,各縣市最新獎勵措施依照各縣市公告辦法為準※

  1. 臺東縣政府民政處客家事務科
    依「客家委員會獎勵客語績優公教人員作業要點」,獎勵通過客語認證之全國公教人員,通過初級認證,嘉獎一次、中級認證,嘉獎二次、中高級認證,記功一次。
  2. 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
    獎勵對象:
    【花蓮縣政府及所屬機關學校員工】
    學習客語或通過客語認證者,給予行政獎勵:
    (一)學習客語時數五十小時或通過初級客語認證:編制內公務人員予以嘉獎一次。
    (二)學習客語時數一百小時以上或通過中級客語認證:編制內公務人員予嘉獎二次。
    (三)通過中高級客語認證:編制內公務人員予記功一次。
    【幼兒園學生】:
    通過幼幼認證考試者,每名核發獎狀一幀與獎品一份。
    【國小、國中、高中職及大專學生(不含在職專班)】:
    (一)通過初級認證考試者,每名核發獎狀一幀與獎學金新臺幣五百元整。
    (二)通過中級認證考試者,每名核發獎狀一幀與獎學金新臺幣八百元整。
    (三)通過中高級認證考試者,每名核發獎狀一幀與獎學金新臺幣一千五百元整。
    【其他資格縣民】:
    通過初級以上認證考試者,每次每名致贈客家特色紀念品一份。

※僅供參考,各縣市最新獎勵措施依照各縣市公告辦法為準※

本網站收集之資源以「五腔調-角色扮演學客語」為例,此課程透過「婆媳」、「父子」及「爺孫」這三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家庭角色,設計出簡短的生活對話並導入客語會話練習,從故事案例帶出生活中常用的詞彙、例句,讓學習者經由此課程的教學後,也能夠快速的將課程中的客語詞彙、例句應用日常的對話當中,並且透過這些簡易的日常生活用客語,讓家庭成員的互動關係更加和諧與幸福。

課程連結:https://elearning.hakka.gov.tw/info/10000226

 #提供以上資訊給大家參考。

有的。國立臺北醫學大學張清泉教授於中華開放教育平台網站上開設「醫用客語與客家文化」課程,民眾可於該網註冊帳號,即可免費聽課。課程內容涵蓋「認識醫院、掛號、門診、診療、批掛、領藥等醫療用語」,希冀透過此門醫用客語與客家文化磨課師課程,藉此提升醫療環境品質。

《醫用客語與客家文化》:https://www.openedu.tw/course.jsp?id=273

#以上資訊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
全國語文競賽每年均會公告「客語朗讀文章」,通篇均以客語文撰寫,且讀者可依不同腔調(四縣、南四縣、海陸、大埔、饒平、詔安),選擇符合自己腔調的文稿,藉此充實客語文章的閱讀能力。

為保存臺灣本土語言文化的多樣性,教育部每年於9、10月期間進行閩客語文學獎徵稿活動,鼓勵社會大眾、各級學校教師及國內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,共同參與本土語言文學創作活動。

現有(至2019年)之客家線上字/辭典請參考:客語萌典(另開新視窗)

#以上資訊提供給大家參考。 

語言流失存在諸多因素,包含:客家人與其他族群通婚、不再對子女說客語等,如此一來語言就難以傳承。客家委員會於2012至2013年調查「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狀況」,報告顯示:自身客語能力不佳、習慣使用非客語的語言,也是客語傳承面臨的挑戰。

依據客家委員會調查,符合《客家基本法》定義的「客家人」,各縣市以新竹69.5%最高,其次為苗栗縣62.2%與桃園市39.1%。學者指出客家文化不僅是來自於血緣,更多則是語言、文化認同,若使用客語的人減少,意味客家人口也將流失,這也是應該致力語言復興的原因之一。

共119筆資料,第8/12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