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中央內容區塊

常見問答

本網站收集之資源「看影片學客家語」,本網站主題均為用客語表達日常生活,以上家、下屋的客語戲劇為內容,精選一系列富有趣味及實用的生活客語,藉由戲劇所呈現客家族群的日常生活情境,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客語詞彙,結合例句教學。

#提供以上資訊給大家參考。

若要學習客家語拼音,可參照教育部公告《客家語拼音方案使用手冊》,包括聲母、韻母、聲調說明及6種腔調音節表,6種腔調包含「四縣、海陸、大埔、饒平、詔安、南四縣腔」;此外,教育部編有客家語《6腔拼音學習手冊》,兼顧學習者和教學者兩者之需求,以客語零起點為考量,不限年齡及程度皆可自學,對於想要自學客家語的學習者而言,是一大利器。

參考資訊:

《客家語拼音方案使用手冊》.pdf(下載pdf檔案)(另開新視窗)
《客家語6腔拼音學習手冊》(另開新視窗)

#提供以上資訊給大家參考。

有的!如果您初學客語,可是又沒有太多時間理解客語詞彙和短文,可透過客家童謠、山歌與民謠來輔助學習客語,如經典山歌《天公落水調/桃花過渡》、《挑柴歌》等,其歌詞內容反映出客家人思想、感情和生活,不僅可從歌詞學到新詞彙,也可了解客家文化,不過若是想要完整學習客語,還是得使用正式教材學習喔。

#提供以上資訊給大家參考。

客家委員會已針對「客語詞彙」建置《客語認證詞彙資料庫》,詞彙難易度依照客語能力認證級別區分為「初級、中級、中高級」,並依不同情境、腔調分類,分類索引共分為18單元,共收錄26,925個詞彙,每個詞彙均有華語、英語的辭義解釋,並有造句範例說明及發音。

參考網址:《客語認證詞彙資料庫(另開新視窗)》。

#以上資訊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
是的。客語中的單音詞比華語多一些,以華語說「被子」、「知道」為例,客語僅說「被(piˊ)」、「知(diˊ)」。有些詞語在華語的口語中不常見,只見書面語,但在客語中卻普遍使用,如「黑」、「臉」,客語說「烏」、「面」。若以漢代《說文解字》來看,「烏」代表黑色的字義早於「黑」這個字;「面」指臉,也早於「臉」這個字,因此可以證明客語的詞彙中,確實有「保存古義」的現象喔。

#提供以上資訊給大家參考。

諺語有如文學短笛,吹奏出簡單而美妙的樂曲。客家諺語是客家文化的精華,常運用巧妙的修辭手法,創造出令人讚嘆的文學結晶。比喻手法如「手指伸出有長短,石頭鋪路有高低」;對比手法如:「千貴萬拜一爐香,不如生前半碗湯」;遞進手法如:「正月凍死牛,二月凍死馬,三月凍死耕田儕」,內容趣味、寓意深遠,有興趣的話,不妨更深入欣賞玩味。

#提供以上資訊給大家參考。

根據地方耆老所言,因為福佬人多在平地,平地的土壤較肥沃,所以會長出九層的羅勒,故稱「九層塔」。而客家地區所在地的土壤較貧瘠,所以一般只長出七層,故說「七層塔」。這就是文化與生活的差異,所形成「九層」與「七層」之別。

#提供以上資訊給大家參考。

客家語跟其他語言一樣都有程度副詞,程度副詞可透露動詞、形容詞或另一個副詞的強度或程度,程度由大到小排列為「忒>盡=極>當=還=恁」。

「當、還、恁」的用法,相當於華語的「很」,是普通程度,如華語說「很好」,客語則說「當好」;「盡、極」,相當於華語的「最」,是較高的程度,如華語說「最多」,客語則說「盡多」;「忒」,相當於華語的「太」,就是代表超過的意思,如華語說「太多」,客語就會說「忒多」。

#提供以上資訊給大家參考。

目前線上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式有「gogo講客話」、「客語友善環境數位教材」、「Speaking Hakka」等App,透過使用者經常觸及之場域為發想情境,開發成數位教材,讓使用者體會客家語言之美。

根據「臺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」最新(2019-05-17)公告資料:

客語腔調分布圖

  • 四縣腔
    1. 桃園縣:中壢、龍潭、平鎮、楊梅。新竹縣:關西(部份)。
    2. 苖栗縣:苗栗市、公館、頭份、大湖、銅鑼、三義、 西湖、南庄、頭屋、卓蘭(大部份)
    3. 臺東縣:池上、關山、鹿野、成功、太麻、卑南。
    4. 屏東縣:竹田、萬巒、內埔、長治、麟洛、新埤、佳冬、高樹。
    5. 高雄縣:美濃、杉林、六龜。
  • 海陸腔
    1. 桃園縣:觀音、新屋、楊梅。
    2. 新竹縣:新豐、新埔、湖口、芎林、橫山、關西(部份)、北埔、寶山、峨眉、竹東。
    3. 花蓮縣:吉安、壽豐、光復、玉里、瑞穗、鳳林。
  • 大埔腔
    1. 苗栗縣:卓蘭(中街、內灣、水尾)。
    2. 臺中縣:東勢、石岡、新社、和平。
  • 饒平腔
    桃園縣:中壢(芝芭里、興南庄、三座屋、過嶺里)、平鎮(南勢庄)、 新屋(犁頭洲)、觀音(新坡村);八德(宵裡)。新竹縣:竹北(六家)、芎林(上山)。苗栗縣:卓蘭(老庄)。
  • 詔安腔
    雲林縣:崙背、二崙、西螺。
共119筆資料,第7/12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