捷問的問題
(一)外來語通常用於引進新概念,一般而言,將外來語翻譯成臺灣閩南語有音譯、意譯、音義兼譯等方法。若是採用音譯,通常直接以羅馬拼音標示,可以標示調符或調值。例如:oo-tóo-bái / oo33 too55 bai51(機車);若是採用意譯或是音義兼譯,則使用漢字標示。例如:電腦、網路、芭蕾舞、卡片。
(二)臺灣台語中有許多日治時期留下的外來語,習慣在字形上採用日文的漢字而發音上則以臺灣台語發音,例如:注射(打針)、口座(帳戶)等。
關於這個問題,十二年國教課綱已將本土語言課程納入國、高中選修課程中,我們不必擔心學生的母語能力只停留在國小的基礎階段,而是能夠在往後的學習歷程中持續精進其語文能力。
(一)「本字」:
是指在傳統文獻中即有漢字字形,且意義與閩南語詞彙具同源關係的用字。
例:表示「香」的phang本字為【芳】、表示「小」的sè本字為【細】。
(二)「「訓讀字」:
是指使用詞義相同的漢字字形,來表現相對應這個詞義的閩南語音讀。從用字來說,是借義不借音,即取所用字形之義,加上去的音讀則另有本字。
例:【人】的字形臺灣閩南語讀jîn,而表示「人」有另一說法是lâng,因此【人】讀lâng時即為訓讀字。
(三)「借音字」:
是指一般民間或出自文獻的用字,有些是借某漢字的閩南語音讀,直接表達一個音同或音近但詞義不同的詞彙。
例:【某】臺灣閩南語讀bóo,可表「妻子」義。
(四)「新造字」:
當音讀與詞義都找不到可以使用的漢字時,便需要創造新字。造字原理多為形聲,次為會意。
例:表示「爬、攀登」的【𬦰】peh(形聲)、表示「長得高」的【躼】lò(會意)。
引用自「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」
本土語言資源網於學習資源的語言級別中所列的初級、中級、高級,所對應的認證考試級別如下:
(1)臺灣台語:初級〔基礎級、初級〕、中級〔中級、中高級〕、高級〔高級、專業級〕
(2)臺灣原住民語:初級〔初級〕、中級〔中級〕、高級〔高級、優級〕
(3)臺灣客語:初級〔初級〕、中級〔中級暨中高級〕、高級〔中級暨中高級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