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常見問答

【閩南語】臺灣閩南語的輕聲如何掌握呢?

臺灣閩南語的輕聲通常會出現於以下三種情形:

  1. 詞彙輕聲:最常見於名詞詞尾,如「楊家」Iûnn--ka、「陳先生」Tân--sian-sinn、「董的」Táng--ê、「厝裡」tshù--lí、「後日」āu--ji̍t、「熱人」jua̍h--lâng。
  2. 補語輕聲:如「感著」kám--tio̍h、「轉去」tńg--khì、「提起來」the̍h--khí-lâi,「食一粒」tsia̍h--tsi̍t-lia̍p。
  3. 句尾助詞輕聲:如「我食飽矣。」Guá tsia̍h-pá--ah.「莫吵啦!」Mài tshá-—ah!輕聲詞若以羅馬字標示,會在輕聲詞之前插入 “--”,漢字寫法一般不標示。但值得注意的是:有些詞輕聲化之後語義會改變,如「後日」āu--ji̍t(後天)跟「後日」āu-ji̍t(以後),建議標示出輕聲符號,以免誤解文意。